十年回顧,展望未來
作者:高三2班主任關貴春 來源:未知點擊數(shù):
次發(fā)布時間:2014-01-17
2004年,這一年注定載入史冊,神奇而不平凡
一位——曾把育新學校締造成
“海淀區(qū)北疆新秀”的睿智的學者,
面對宇宙許下宏愿,他要再創(chuàng)一個神奇
用這個神奇實現(xiàn)他人生的華麗轉(zhuǎn)變
他宣布了中關村外國語學校的成立
一個奇跡就這樣誕生在北京市的海淀
其實,這個奇跡的真正締造者沒有出現(xiàn)在臺前
她做的是校長的工作,卻沒有戴著校長的頭銜
她——就是我們慈愛的鄧老師,
嘔心瀝血為建校付出,卻不在意頭上的耀眼光環(huán)
一次次的往返區(qū)教委,成功的完成了辦學的關鍵
親自選擇校址,為學校安營,建立起我們溫馨的家園
積極找尋企業(yè),贊助支持,進一步完善學校的辦學條件
確定了師資的高標準,建校初期她已經(jīng)籌劃著學校的未來發(fā)展
我們慈愛的鄧老師,為學校
她宵衣旰食,事無巨細,嚴格把關
王校長確定好了方向和理念,
鄧老師籌劃好了一個個方案
黃以慧校長走馬上任,全情投入招生宣傳
她殫精竭慮,策劃出一個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家長們絡繹報名,很快,三個班的招生名額已滿
初戰(zhàn)告捷,王校長鄧老師頷首稱贊
王校長、鄧老師、黃校長,共同繪寫著
中關村外國語學校的——美好畫卷
“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
這是王校長創(chuàng)辦學校的時代理念
“無情管理,有情待人” “向管理要質(zhì)量,用管理促發(fā)展”
這是王校長管理學校的先進理念
“以德修身、待人,以德處事、治校”
“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德”
王校長要求,所有的干部必須這樣率先垂范
“放下包袱就是主人”,王校長要求老師們
強化主人翁意識,把打工的思想化淡,
“人品、敬業(yè)、學識、成果”——這是每位老師的工作標桿
“校興我榮,校衰我恥”——老師們牢牢把學校放在心間
“誰為學校做貢獻,學校為誰解憂難”
學校會把每位愛校的老師當作最親的家庭成員
以“敢想、敢干、敢實踐”的超前意識
進行“外塑形象,內(nèi)練素質(zhì)”的自主教育
形成了“敢說、敢管、敢負責”的工作局面
干部帶領每一位教師前進,
高標準的要求激勵著每一位教師的胸懷
巨大的凝聚力已然形成,
團結奮進,和諧健康的團隊是成功的關鍵
干部管理、教師管理悄然走上正軌,
強化三風建設,精心做好校園文化的開展
黃校長制定出“三風”的具體細則
堅定不移的執(zhí)行王校長的辦學理念
看我們的老師,
講臺上妙語連珠,侃侃而談
接待家長不卑不亢,自信滿滿
瞧我們的學生,
課上聚精會神,積極探索爭辯
課下活潑快樂,笑語歡顏
男孩子一個個生龍活虎,陽剛強健
女孩子一個個亭亭玉立,笑語嫣然
“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yè)為榮,生以成才為志”
這樣的校園文化,令家長嘖嘖稱贊
校風是校長的影子,校風是無形的教師
校風折射出全校的神和魂,
校風決定了學校的健康發(fā)展
2005年,劉長杰、曹彩英二位主任傾情加盟
中關村外國語學校也進入了新的壯大發(fā)展
曹主任雷厲風行,狠抓“三風”的具體落實
大到品行修養(yǎng),小到每一個行為規(guī)范,
她一項項的狠抓,一件件的嚴管,
校風、學風和班風,悄然迅速的發(fā)生了轉(zhuǎn)變
三風衛(wèi)士,三禮標兵,這是王校長對她的稱贊
劉主任精密策劃著教學管理的一個個方案
從教案的細心檢查,到作業(yè)的精心展覽,
再推出一節(jié)節(jié)精品課,為每一位老師樹立了樣板
這是我們學校中學部的靚男一哥喲
校長贊譽他:身先士卒,踏實肯干
二位主任,是校長的得力助手,老師們的典范
他們協(xié)助著黃校長,努力營造育人的環(huán)境條件
讓“春天有花,夏天有陰,秋天有果,冬天有青”
建成了美觀、寧靜、舒適、整潔的校園
“讓每一塊土地都閃光,讓每一面墻壁都說話”
環(huán)境建設中滲透著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為“樂學”
“不比基礎比進步,不比起點比終點”
學生們形成了快樂學習的良好習慣
2006年,劉衛(wèi)青、高淑英二位主任加盟,
他們?yōu)閷W校又建起兩道靚麗的風景線
劉衛(wèi)青主任堪稱校長的得力助手
學校餐廳為師生做出可口的菜飯
后勤管理既服務到位,又精打細算;
高淑英主任精心管理的宿舍
是學校環(huán)境建設的精品標桿
既是學校對外展示的極好窗口
更是學校招生宣傳的極大亮點
這七位領導的嘔心瀝血,辛勤付出
使學校逐步走向建設與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
他們是學校的建校元老,
理應受到全校師生的敬重愛戴
他們是學校的建校功勛,
理應接受鮮花、掌聲、獎杯和譽贊
生源不斷擴大,學校壯大發(fā)展,
校舍急需擴建,卻遇到了暫時又難言的困難
王校長當機立斷,戰(zhàn)略轉(zhuǎn)移,北上景山
這是我們艱難的低谷啊,
師生們共同克服著困難,咬緊牙關
王校長告誡老師們:
“失敗往往是成功的開始,低谷預示著勝利的明天”
老師們說,我們不會氣餒,我們不會畏難,
我們奮斗不會停息,我們心情依然樂觀
果然,我校第一屆的中考和高考
就在這樣的艱難中捷報飛傳
他們用無可置疑的成績向社會和家長宣布
中關村外國語學校,是莘莘學子們成功的搖籃
一年的顛沛流離結束,我們又重新返回家園
歡聚時刻,王校長的諄諄告誡又響在耳邊
“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人深我精”
學校管理中又注入了這樣的精品觀念
“凡事講落實,凡事求精品”
學校的管理更加嚴格規(guī)范
老師們也是精益求精,迎接挑戰(zhàn)
學校辦學特色越來越鮮明
社會滿意度越來越高漲
這一切,為我校保證了穩(wěn)定的生源
這樣的學校,怎能不穩(wěn)健的壯大發(fā)展
2008年,育榮學校小學部并入我校
一批精英老師來到王校長麾下聽從召喚
這些老師們顧全大局,踏實肯干
他們的加盟,壯大了學校的規(guī)模,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
讓學校發(fā)展齊頭并進,中學、小學規(guī)模齊全
論功高不按排名,論英雄不分后先,
只需認真踏實的工作,只需勤懇無私的奉獻
你就是學校的骨干,你就是學校力量的中堅
2009年,學校來到目前的校址安家
在新的環(huán)境中尋求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這里原叫北大自考校園,
處處雜草叢生,狼藉一片
韓峰校長助理領導后勤部的員工,
粉刷黯淡的食堂,清理宿舍的臟亂
擴建師生活動的場地,教學樓做精心修繕
教職員工們的辛勤汗水,使這里舊貌換新顏
今天的中關村外國語學校,規(guī)劃精美,人氣爆滿
水泥鋪就的甬路,兩旁翠柳掩映,生機盎然
教學樓、宿舍樓的褚紅色墻壁,輝映藍天
凝結著王校長智慧的,小巧別致的中心花園
更是學校校園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
石書上的十二個大字——“成人、成才、成藝、成長、成熟、成功”
是王校長辦學理念的提升與發(fā)展
六棱亭精巧玲瓏,小長廊曲折回環(huán),
假山池上噴泉流動,池水中,魚戲蓮葉間
曲折的健身石子路,使人舒適愜意,
紅黑相間的大方格地面,無限伸延
靜中求動,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跳躍的激情,給人以國際化的時代感
再去看看教學新樓吧,
那里有科學的嚴謹,也有文學的浪漫
科學讓你沉浸在探究思索中,
文學令你心潮澎湃,浮想聯(lián)翩
這里已成為了學生們的學園、溫馨的家園
這里更是優(yōu)美的花園、學生成長的樂園
王校長說:“習慣于地上爬行的人,永遠不會有騰飛的沖動”
而他第一次騰飛的沖動
締造了中關村外國語學校的發(fā)展十年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他順利完成了人生的華麗轉(zhuǎn)變
未來的十年,幾十年,他更會勵志激揚
再次掀開北京教育改革的歷史新篇
讓我們?nèi)w教師用最持久熱烈的掌聲
向王校長、鄧老師表達最崇高的敬愛
向不辭辛苦的黃校長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向為學校發(fā)展做出貢獻的老師們道聲:辛苦了
祝福你們,幸福安康,快樂永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
“忘記昨日的輝煌,記住今日的責任,憧憬美好的明天”
擔負起教育的神圣使命,承載著家長的殷殷期盼,
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譜寫更華麗的篇章
為中關村外國語學校,繪就更美好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