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會考復習體會
作者:地理組長萬春 來源:未知點擊數(shù):
次發(fā)布時間:2013-12-24
《高中地理》是高中階段最先會考的一門學科。所以,研究教材、改進教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是每個中學地理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鑒于會考命題的上述特點,我們要提高會考的及格率和優(yōu)秀率必須在平時的教學與復習中,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 教師要深入學習《教學大綱》和會考《考試說明》,并落實到課本和教學之中。
2. 抓住課堂教學,向45分鐘要效率。
高中地理教學課時本身規(guī)定較少,這一學期每周只有2課時,大部分學校也不給地理補課, 而且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地理是“ 副課”,課外給地理復習用的時間也很少,這迫使每節(jié)課的容量增大。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安排好每一節(jié)課堂教學。既不能滿堂灌,又要完成教學任務,既不可講得過淺,又不可講得過深,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課堂抓住會考考綱,重點突出,詳略得當,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加強雙邊活動。同時還要輔以現(xiàn)代教學手段,加強電化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既提高教學質量,又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
3.了解學生情況,吃透底子,幫助差生轉化。
幫助差生轉化,這是保證會考“兩率”特別是及格率的關鍵。學校生源素質、學生基礎知識及初中地理知識底子如何,一定要做好調(diào)查,做到心中有數(shù)。近幾年,由于學校擴招, 有一部分學生基礎知識太差,加上中考地理不考,所以初中沒有認真開設地理課,大部分學生地理知識很差。如有些學生連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向都不知道;有些學生連“武漢”、“哈爾濱”在哪一省都不清楚;“悉尼”、“倫敦”不知在哪一國,更談不到在哪一半球,當然判斷不出晝夜長短。要提高會考的及格率,必須幫助這些差生,這也是會考的一個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學完、學會全部課程,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對這部分學生,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工作,啟迪他們的內(nèi)在因素和內(nèi)在潛能;另一方面要補課,給他們“開小灶”。這部分學生成績提高了 ,會考的及格率就會大幅度提高 。
4. 認真做好平時的復習鞏固和最后階段的強化訓練工作。
《高中地理》必修共三冊,由于課時有限,這就要求教師要事先計劃好授課、復習、考前訓練的時間分配,先跳出地理科不作為普通高考科目而認為就不重要的思想低谷,在備課上狠下功夫,嚴格按照《會考說明》將全書多個知識點劃分到每一節(jié)課中去。復習鞏固是在新課全部結束后,要在系統(tǒng)復習的基礎上進行強化訓練,每個學生可做3套~5套模擬測試題,做題的目的是讓學生熟悉課本, 并告訴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老師在講題過程中重點解決這些問題,以達到綜合提高、整理知識、查漏補缺的目的。為了提高會考應試能力,應在考前兩星期進行1次模擬考試,試題以稍高于會考水平為準,查漏補缺,突出基礎,目的是通過考試了解整體情況,分班對個體進行分析,做好最后階段的強化訓練。
5.運用各種圖形、圖表進行復習,是地理會考復習的特色。
首先,要了解一些常見的圖形、圖表,如地理原理圖、分布圖 、景觀圖、等值線圖、統(tǒng)計圖表等在教材中的具體運用。其次,選擇典型圖形作專題復習,如光照圖、等溫線圖、等壓線圖、水循環(huán)圖、工農(nóng)業(yè)布局圖等。掌握讀圖、填圖、繪圖及分析圖表的一般方法和技能,訓練學生進行由圖變文的知識遷移;發(fā)揮圖表在地理復習中第二語言的功能。每節(jié)復習課都會涉及到若干幅地圖,教師盡可能做到邊講邊畫,充分發(fā)揮板畫、板圖的作用。
但是,目前地理教學形勢嚴峻,由于高考取消了理科學生的地理科目,學生普遍不重視地理學習,地理教學存在很多困難。盡管廣大地理教師苦苦拼搏,但收效甚微,學生主觀能動性難以調(diào)動,地理成績不盡人意。因此,為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當代環(huán)境意識的高素質人才,確實是任重而道遠,需繼續(xù)努力。
上一篇:“課堂管理”需要管什么?
下一篇:再看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